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将越来越冷,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随之到来,心衰作为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患者更应了解这种“心”病,并进行全面防护。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汪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不仅心衰患者要在冬季格外小心,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衰的高危人群一样如此。除了生活、饮食、运动和情绪需要注意,还要懂得科学用药,使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既全面又高效经济。”
心衰患者人数庞大,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严重的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心衰患者群的国家之一,成年人心衰患病率高达1.3%,至少有一千三百万的患者人群。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均是心衰的高危人群,这些疾病在后期均可引起心衰,需引起广大患病人群的警惕。
“如果心衰控制不佳,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差,由于呼吸困难、足踝肿胀、乏力等症状,患者饱受睡不好、动不了、不能爬楼、不能干家务的痛苦。不仅如此,心衰是引发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长期反复的住院治疗给患者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心衰的死亡率也很高,有数据显示,约有50%心衰患者在诊断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汪芳指出。
尽管心衰的危害很大,但大众对心衰疾病的认知并不全面,常常被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或感冒等“小毛病”,拖延到最后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如发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浮肿、疲劳、运动能力下降,尿量减少,夜间尿量增多,头晕,焦虑不安,情绪紧张等症状时,医院就医。
科学用药有讲究,四大建议要牢记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衰患者,治疗方面应当注意什么才能做到既科学又经济,是广大患者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