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公众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年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心梗救治日”
网络图片年11月20日,是我国第九个心梗救治日。寓意有两个:—是“有胸痛,我要拨打”——胸痛是心梗发作的标志性症状,急性心梗发生后要立即拨打),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分钟”——急性心梗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我国心肌梗死一方面是发病率飙升,一方面却是急性心梗救治效率较低下。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远低干发达国家,全国仅约7.8%的患者接受急诊介入开通堵塞血管这一最佳治疗。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尽量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的最有效途径。
网络图片一、什么是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突发疾病。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彩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梨,血中的血小板在破烈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而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现场处置不当可直接危及生命!
二、常见病因(诱因):
1、劳累
2、激动等激烈的情绪变化
3、暴饮暴食
4、寒冷刺激
5、吸烟、饮酒
三、主要表现: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部分患者出现上腹痛
有些患者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无剧烈胸痛感觉。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3、部分患者无疼痛
有一半以上的高龄老人没有胸痛,仅有胸部憋闷感。还有的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4、可伴有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等。
5、其他表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烦躁不安等。
四、救急:
1、休息。如果出现心肌梗死,要绝对卧床休息,严禁继续干活,更不能医院就诊,以防意外发生。
2、口服硝酸甘油等。现场立即给予口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
3、拨打急救电话。在保证患者休息和口服药物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由专业的医务医院救治。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