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新理念新四联
TUhjnbcbe - 2025/3/4 18:13:00

从金三联到新四联-心衰领域的新飞跃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事件链的终末环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战场,从20世纪50年代利尿剂问世,用于心衰的治疗,认识到容量过负荷是导致心衰的原因,利尿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奠定了利尿剂的基石地位,60年代认为心肌收缩力降低是造成心衰的基本病因,洋地黄作为唯一的强心剂,明显改善了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增加了运动能力,60~70年代又注意到心脏前后负荷对心脏的影响,扩张血管制剂例如硝酸酯类、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广泛应用于心衰患者,随后的30年里“强心利尿扩血管”一直都是教科书式经典,成为心衰治疗的主要策略。但是并没有延长心衰患者的寿命,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肿瘤患者。

心力衰竭不堪重负的心脏

从年开始认识到心衰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常常被激活,参与了心衰的病机,导致心脏重塑重构,所以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理所应当应用于心衰患者,并取得重大进展。

90年代开始大型临床试验受到大家重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北斯堪的纳维亚依那普利生存合作性研究,生存与心室扩大研究,急性心肌梗塞雷米普利疗效研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ACEI可降低心衰患者全因死亡风险25%。

β受体阻滞剂曾经是心衰患者的大忌,因有负性肌力作用,理论上减弱心肌收缩,但是大型循证医学研究结论推翻了这一禁忌。

这些研究有美托洛尔CR/XL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干预试验,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研究II,卡维地洛前瞻性随机累积生存研究,这些研究的结论表明,ACEI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够进一步降低心衰患者全因死亡风险34%。

心衰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是主要的发病机制,醛固酮活性增强,造成水钠潴留,抑制醛固酮分泌是否与ACEI同等重要。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

年~年先后发布的大型循证医学研究,包括螺内酯随机评价研究,依普利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和生存研究,依普利酮在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住院和生存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ACEI+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症状,进一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25%。

这期间也进行了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与ACEI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与ACEI具有相似的抗心衰作用。

所以治疗心衰理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强心利尿扩血管”转变为“抑制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ACEI成为心衰治疗的新基石,《HFSA》《ESC》《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都把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作为心衰治疗的基础,统称为心衰治疗“金三角”或“新三联”。

利钠肽系统作为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表明利钠肽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利钠利尿、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抑制细胞肥大增生。

年进行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对比依那普利治疗心衰是一项心血管终点事件为目标的临床试验,头对头直接比较两药改善心衰预后的效果,结果显示ARNI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风险达20%,降低全因死亡风险16%,该试验具有划时代意义,不论是临床终点还是患者症状,ARNI都优于

ACEI,直接推进了指南的更新。

保护好受损的心脏

糖尿病的预后取决于心脑肾血管的并发症,新型的降糖药物明显提高了血糖的达标率,那么对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有没有影响?年开始进行的一系列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心血管预后与死亡率、肾脏事件、射血分数的研究,在抗心衰治疗(ARNI+β受体阻滞剂+MRA)的基础上加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风险达25%~26%。

年公布的DAPA-HF研究表明达格列净可以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7%。

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SGLT2i是否也有相似的作用?恩格列净在射血分数保留心衰预后试验中,患者心血管病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降低30%。

上述循证医学证据表明SGLT2i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不论是否存在糖尿病,单从心衰死亡和再住院率方面,SGLT2i都显示了超越降糖更大的效益。

随着ARNI和SGLT2i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密集公布,心衰领域在沉寂了20年以后从新焕发了青春,短短几年指南更新换代。

年《ACC心力衰竭风险评估管理和决定治疗路径专家共识》,年~年《ACC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治疗策略的选择专家共识》均推荐ARNI或ACEI/ARB+β受体阻滞剂+SGLT2i+MRA作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的联合治疗,即“新四联”。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是一种以心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治疗不仅仅是减轻症状,而且应该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心衰治疗走过了“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盐皮质激素”等过程,利尿剂、地高辛、扩张血管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钙增敏剂、儿茶酚胺只能改善症状,而ARNI、ACEI/ARB、β受体阻滞剂、MRA、SGLT2i却能改善预后、降低全因死亡。最近研究表明伊伐布雷定、维立西胍也可以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的心血管病死亡,降低住院风险。

所以对合适的心衰患者应尽快完善新四联为基础的新理念,改善患者总体预后。

1
查看完整版本: 改善心衰患者预后的新理念新四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