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姚家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收缩压降至mmHg,这就是我们要的全部吗?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多年来,关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低到什么程度一直存在争议。
年,纳入近万人的多中心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应时而生。SPRINT是美国最大的高血压临床研究项目,旨在确定收缩压(SBP)目标小于mmHg(强化血压治疗)是否比SBP目标小于mmHg(常规血压治疗)具有更低的临床事件发生率。
这项研究在中期分析后因强化降压组获益显著而被提前终止,研究报告年发表在NEJM上。
日前,SPRINT的最终报告再次发表于NEJM。研究证实,强化的血压治疗与常规血压治疗相比,可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及这些疾病导致死亡的几率。
图1:文章标题《强化血压治疗与常规血压治疗试验的最终报告》
三年研究、万人参与,
强化血压治疗组患者心血管获益明显
该研究从年11月-年3月在个临床地点招募了名50岁及以上的参与者,其中排除了既往糖尿病、中风及痴呆患者。所有参与者均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
参与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强化血压治疗组或常规血压治疗组。在试验过程中,血压药物根据治疗组特定的算法进行调整。
主要终点是心肌梗死、不导致心肌梗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或心血管原因死亡的复合结局。
次要终点包括主要终点的单个成分、全因死亡率以及主要终点和全因死亡率的复合结局。
SBP降至mmHg的
心血管获益程度怎样?
在中位数为3.33年的随访中,强化血压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低于常规血压治疗组。
1、干预期主要终点与次要终点
图2:干预期内,强化血压治疗组(黄)与常规血压治疗组(蓝)
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截止年8月20日)
图3:两个治疗组试验期间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的事件发生情况对比(截止年8月20日)
强化血压治疗组主要终点率和全因死亡率低于常规血压治疗组,分别降低27%与25%。
主要终点发生率方面,强化血压治疗组为每年1.77%,常规血压治疗组为每年2.40%(HR0.73,95%CI0.63-0.86,P0.)。
全因死亡率方面,强化血压治疗组为每年1.06%,常规血压治疗组为每年1.41%(HR0.75,95%CI0.61-0.92,P=0.)。
2、干预期亚组分析
图4:两个治疗组干预期间主要终点风险比的亚组分析(截止年8月20日)
对两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强化血压治疗组中,既往无慢性肾脏疾病、无心血管疾病、75岁以上男性等类型人群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对更低。
既往无慢性肾脏疾病,强化血压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4%,而常规血压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5%(HR0.67,95%CI0.54-0.82)。
75岁以上男性,强化血压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2%,而常规血压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则为12.0%(HR0.65,95%CI0.50-0.83)。
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强化血压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3%,而常规血压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1%(HR0.70,95%CI0.57-0.86)。
3、干预期不良事件
图5:两个治疗组试验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截止年8月20日)
虽然,低血压、晕厥、电解质异常及急性肾损伤或衰竭等不良事件在强化血压治疗组发生的更为频繁。但是,当结合开放期数据进一步分析后,以上风险差异消失。
研究对我们的实际意义在哪里?
综上,SPRINT最新的研究终点证实,强化血压治疗——即降低收缩压至mmHg以下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中风的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发生风险。
不过,研究也提到,一些不良事件在较低的血压目标时发生得更为频繁。在试验后的观察期间,两治疗组之间的血压差减弱,强化血压治疗组出现更频繁的心力衰竭。
那么,该研究对血压管理有哪些启示?让我们来看下专家怎么说吧。
专家点评
SPRINT研究的最终报告,总体上与年的首次报告呈现一致性,强化降压较常规降压显著降低总体心血管风险。然而在开放观察期看到心力衰竭事件相对风险在强化降压组较常规降压组显著增加1倍以上,仍引发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