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前两天胸闷胸痛未及时就医一中年男子猝死在
TUhjnbcbe - 2025/1/9 23:27:00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随着急促的鸣笛声,一辆救护车快速驶来,医院急诊门口,运送过来的是一名中年男子。此时,该男子已意识不清、颈动脉搏动消失、无呼吸,医生判定为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其并未恢复颈动脉搏动、呼吸及意识,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心电图提示心搏停止,医生只好告诉家属其已死亡。当时家属情绪比较激动,一再要求医生继续抢救,经过一段时间的解释和安抚,家属最终接受了患者死亡的事实。


  预防猝死


  这些危险因素须注意


  “据了解,该男子猝死前两天就开始出现胸闷,夜间有胸痛,但他没有引起重视,医院检查的话,这一切有可能不会发生。”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急诊科副主任杨乐说,这位猝死的男子,他有高血压病史,虽然在吃药,但并未定期监测血压;他身体肥胖,并有长期吸烟史,每天一包,初步考虑其可能为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杨医生分析,该男子有多重心血管高危因素,两天前出现医院就诊,说明当时可能有冠状动脉的栓塞情况,却未得到及时明确和处置,后续疾病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悲剧。


  “据统计,80%以上的心源性猝死患者罹患冠心病。”杨医生说,目前全球每年约有万例心血管病相关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占25%左右。不同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病史的人群中,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有很大差别,60-69岁有心脏病病史的男性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


  杨医生列举了猝死的几个危险因素,“猝死跟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运动、精神因素、家族史等都有关。不良生活习惯是猝死的重要因素。”


  猝死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儿童1-13岁年龄组,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猝死的19%;中老年中,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猝死的80-9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关。男性猝死的发生率较女性高,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约为4:1。


  饮食习惯不好和猝死的发生关系很大。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及过少的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均会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从而增加猝死的风险。吸烟是心源性猝死的触发因素之一。


  冠心病患者运动过度会增加猝死的风险。冠心病患者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有助于预防心脏停搏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而剧烈的运动则有可能触发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成人11-17%的心脏停搏发生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即刻,与发生心室颤动有关。


  精神因素与猝死密切相关。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个人与社会因素造成的情绪激动及孤独,以及生活负担过重引起的情绪压抑,都可能增加猝死的风险。


  对有些患者来说,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已知某些单基因的疾病,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容易导致心源性猝死。


  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肥胖、心室内传导阻滞、糖耐量试验异常等。


  杨医生提醒市民朋友,避免熬夜、吸烟、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平稳,减少心理负担,保证身体、心理健康,以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抢救猝死患者


  须争分夺秒


  近些年,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不少人正处在年富力强的阶段,生命却戛然而止,这既让人震惊,也让人不得不
  “通常所说的猝死,一般是指心源性猝死(SCD),即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其特征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患者大多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便死亡,属非外伤性自然死亡。”杨医生说,猝死一旦发生,就是跟死神赛跑,有效抢救时间非常短暂,须争分夺秒。猝死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


  首先是前驱期。这一时期,患者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表现,但也有患者在发生心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等。


  然后是发病期,也就是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症状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则95%为心源性的,并有冠状动脉病变。


  紧接着是心脏骤停期,以意识完全丧失为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最后是生物学死亡期,即从心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演进速度主要取决于心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给患者做心肺复苏的及时性。室颤或心室停搏,如果在前4-6分钟内未给患者做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果在前8分钟内没有给患者做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患者几乎无存活的可能。


  -医生简介:


  杨乐,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从事急危重症临床及教学多年。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及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培训导师。擅长心肺脑复苏,熟悉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的救治,对急危重症各项临床操作有丰富的经验。


  全媒体记者高关通讯员孙武昆

声明:本文转载自,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两天胸闷胸痛未及时就医一中年男子猝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