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
坚持了
结果就不一样了
↓↓↓
1月22日,离农历春节仅10天的时间,重庆来的医院做返乡前的核酸检测。正准备离开时,他就感到自己胸口明显疼痛,医院就顺便去看下。于是他又来到急诊挂了一个号。不曾想,竟然就被该院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给“扣留”了。
当天8点30分,老李来到急诊室主诉自己胸痛胸闷,这让急诊的护士立即警觉起来。而就在几分钟后,另一位患者老何也因胸痛来到了急诊。3分钟内,急诊护士已经完成了他们的首份心电图和急诊抽血,老李的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老何也是同样的情况。一看到这个结果,该院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心头一紧,患者必须马上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医护人员一边启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另一边护士执行口服“心梗一包药”医嘱,留置左手两路针,为急诊介入或溶栓做准备。同时,急诊医师已经呼叫心内科值班医师,心内科医院胸痛群里上传的心电图,值班医师付永勇主任医师奔跑至急诊室,负责介入的心内科副主任邵云飞主任医师已经启动导管室、汇报科主任李明及医疗、行政总值班。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希望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胸痛分钟内开通血管,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存活心肌,挽救生命,改善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因此胸痛中心接诊心梗患者要求30分钟内启动溶栓或者90分钟内介入开通血管。
老何见状跟家里人沟通后,很快便进入导管室进行救治。可病床上的老李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以前也经常有这个症状,休息一会儿也就恢复了。说着还起身打算要离开,并再三向大家表明,自己已经买好了回重庆的机票,他还要赶飞机,不愿意透露家人、工作单位的联系方式。尽管李明主任、行政总值班姚帝晓等轮番上阵,反复地解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和紧急救治的必要性,医院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救治他,他都不愿意,治疗一度陷入僵局。
可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清楚,此刻如果不把老李留下来,医院这道门,他迈向的就是鬼门关。四五十分钟后,老何都已经从导管室平安出来,可病床上的老李仍旧什么都不愿意透露。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李出现气短,心电监护上心率越来越快,已经每分钟接近次,室性早搏越来越多,病情加重并恶化。心内科李明主任、行政总值班姚帝晓科长也越来越着急,一个生命可能就此丧失!他们商量后,决定拨打、热线寻求帮助。
好在警察到达现场后,老李不再固执,同时身体的变化也让他感受了危险。终于在僵持几个小时后,他提供了家人的联系方式。远方的妻子接到电话后,毫不犹豫的选择急诊手术。而此刻,老李已经错过了黄金时间。
被送入导管室时,老李四肢冰冷,心功能越来越差,麻醉医师已经到位,随时准备气管插管。冠脉造影后,发现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前降支起始全闭,回旋支近段近乎全闭、右冠远段全闭、左室基本无运动。这个结果,让大家都捏了一把汗,暗暗祈祷能尽快开通血管,稳定病情。
治疗前后对比
手术台上,面对老李的烦躁不安、救治过程中出现的血压下降、室速、室颤、抽搐等,邵云飞都十分沉着冷静,在护士陈秀丽、放射科吴伟红技师、二助郑乾医师完美配合下,她娴熟地放置导管、通过导丝、植入3根支架。终于在开通了前降支和回旋支后,观察10多分钟后老李的心跳稳定了,血压稳定了,烦躁不安的老李安静下来。手术结束后,老李生命体征平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1月26日,老李由重症监护室转入心内科监护病房。
秋冬季节,由于气温下降,容易爆发心血管疾病,严重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胸痛,心前区刺痛,持续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面色苍白、焦虑不安,全身乏力、皮肤湿冷、大汗淋漓,脉搏快而细,节律不齐等症状。如发现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地休息,家属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凶险的疾病往往掩盖在轻微症状的背后,容易让普通人麻痹大意。这一刻,看到病床上的老李安然无恙,医院的医生感到坚持是对的,正是大家的坚持,成功地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2月7日,老李顺利出院。老李和他的妻子来和医护人员道别,临走时老李的妻子拉着心内科主任李明的手,眼里泛着泪光,说道:“不知道怎么感谢大家,如果不是你们,他就没命了。真的感谢你们,你们真的很好。”
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于年10月,以心内科、急诊室、呼吸内科、ICU等为核心科室,整合县域医共体内、等医疗资源,入院后,多学科联动,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通过3年的建设,DTW已经由建设前的平均分钟左右,缩短到年平均67分钟,成功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也减少了数百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医院
原标题:《三门:春节返乡前做核酸检测,医生竟然“扣留”了他,原因背后很惊险也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