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SunnyXuMedSci梅斯
导语:女性究竟差在哪儿?
Healthjade
每年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中,缺血性心脏病(IHD)是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占所有心血管事件的一半以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猝死是造成与缺血性心脏病有关的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有万人因此死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男性ACS的高发年龄段是40-60岁,而女性则是在绝经后10年。表明性别差异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特殊性。
BritishJournalofPharmacology.Sex-baseddifferencesincardiacischaemicinjuryandprotection:therapeuticimplications.()–DOI:10./bph.
年6月11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药理学杂志》(BritishJournalofPharmacology)上的一篇综述,对涵盖IHD和ACS性别差异的大量数据进行了评述,揭示了以下差异:
与男性相比,年轻女性更经常发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CS。
大多数研究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患ACS后的死亡率更高。
与男性相比,出现ACS的女性往往年龄更大,更有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与男性相比,女性因ACS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的可能性较小,但当她们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时,其生存率和再梗死率与男性相似。
临床医生为女性开β-受体阻滞剂的频率低于男性,但与开β-受体阻滞剂的男性相比,开β-受体阻滞剂的女性血浆水平更高,心率和收缩压下降更明显。
女性接受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型1受体阻滞剂作为ACS治疗的一部分的可能性较小,但当她们接受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型1受体阻滞剂时,与心血管相关的死亡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
患有ACS的女性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次数也比男性少,这种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潜在益处。
在研究中,这些与性别相关的差异的详细机制仍不清楚,这些试验的结果说明了心脏对缺血耐受性的性别相关差异所涉及的复杂机制。心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的性别相关差异也可能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的治疗策略。与男性相比,女性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频率较低,接受循证治疗的比例也较低。
同样的,在年8月发表的一篇中东地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性别差异(GenderDifferencesamong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intheMiddleEast)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研究从年1月至年1月,共纳入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分别来自四个阿拉伯海湾国家,代表了每个参与国85%医院。研究结果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发病的年龄更大,有更多的并发症,且有非典型的ACS表现,如非典型胸痛和心力衰竭。与男性相比,女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vs.46%;P0.)和不稳定型心绞痛(34vs.24%;P0.)的发病率更高。此外,女性在入院和出院时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循证药物治疗的可能性较小。在住院期间,女性发生更多的心力衰竭(15vs.12%;P=0.),更有可能接受输血(6vs.3%;P0.)。女性的1年死亡率较高(14vs.11%;P0.)。
入院24小时内和出院时的药物治疗
doi:10./HEARTVIEWS.HEARTVIEWS_10_17
年4月,《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HeartJournal)发表的一篇综述总结了ACS患者在血管生物学、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预后等方面的性别差异。
EuropeanHeartJournal.Sexandgenderincardiovascularmedicine:presentationand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