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甘肃马拉松失温致命,冬泳为啥不会出事
TUhjnbcbe - 2024/10/25 17:36:00

冬泳为啥不会出事?很简单,因为游的不够久。

实际上,因海难死亡的遇害者的首要死因就是失温。

年医学顶刊BMJ[1]就报道了年的一次海难。超过人在海难中落水,最后人死亡。除了4人都明确外伤导致死亡外,其他人都是失温致死。尽管当时的水温有17度。

我们说的失温,不是指外界环境的失温,而是指人体的失温。

在冬泳中,由于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时间较短。人作为恒温动物,短时间内对抗外界的温度的变化还是很轻易的。在接近零度的水中游泳,会加速人体的产热来抵消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的人体热量流失。实际上,这种情况下,人体的温度依旧是保持恒定的,并没有出现失温。

对于包括本次越野马拉松中的遇难者以及卖火柴的小女孩,他们所经历的长时间环境温度过低,加上没有足够的衣物维持体表温度,是可以导致严重的失温现象的。这是与冬泳完全不同的情况。

用数字说话,一般冬泳者环境温度是0度,但他们迅速的产热还是能将身体的温度,尤其是核心温度维持在35度以上,习惯冬泳的人甚至更高。实际上,在这个温度是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的。而本次甘肃马拉松赛事的参赛者,外界温度如果同样是零度的话,由于受到高风速影响,他们的核心温度可能降到二十八度以下。一旦下降到这个阈值,就会出现死亡风险。

同理,冬泳,甚至水温更高的游泳时间过久,都会导致失温,如果这次失温导致核心温度下降到28度以下,也是可能导致死亡的。

此前就有研究评估过10公里游泳马拉松的风险[2]。就算是专业的游泳运动员,在21度的水温中游泳时间过长,也出现了失温的症状。所以说,长时间的冬泳,还是非常危险的,只是大部分冬泳爱好者没有游很久,所以没出事。

说完了冬泳,让我们回到甘肃的惨剧,再聊一聊失温的问题。

失温是一种可能导致很严重后果的生理学现象[3]。甘肃马拉松赛事的主办方,包括很多参赛者可能都没意识到或者是重视到这个问题。不要以为现代社会没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了,更不要认为自己身体好就可以扛过失温了。

仅仅是轻度失温(体内温度为32-35度),就会开始导致自主反射亢进。因为脑内血液温度下降,人体思考能力与语言能力下降,开始感觉极度的饥饿。

你的外周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从外部散失。全身开始苍白。心跳过速,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身体开始发抖产热,帮助热量调节。心脏跳加速可能是非常危险的,在体内温度低于33度时,心脏会出现房颤。在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下,房颤本身就足有诱发中风与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如果没有因为轻度失温导致的猝死,进入到下一个中度失温阶段(30–32°C)。那么神经系统的症状将进一步加重,神志不清,反射失常,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出现幻觉,做出让情况更糟糕的行为。

医生将开始看不懂你的心电图,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呼吸速率极速下降。外周血管进一步收缩,血液向核心器官集中,同时可能出现血管内凝血,这一点也可能致命。

其实在轻度和中度两个阶段,都是可以导致死亡的。但每个人对失温的承受能力不同,目前最低温成人存活记录13.7度。大部分人在中度和轻度失温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存活。

但在重度失温(28度以下),死亡率就会极速上升。

温度每降低1度,大脑的代谢就会降低6-7%。核心温度低于28度时,大脑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功能了。失温者在这个温度下会开始脱衣服,大脑在缺氧状态下会随机激活神经元,失温者可能看到由神经错乱产生的耀眼白光,然后就是致命的昏迷。

重度失温者的心率会显著降低,氧气消耗甚至可能下降75%。呼吸可能时有时无(呼吸中止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人体已经没有力气控制自己的肌肉,依靠发抖产热来维持身体温度的行为也不会再产生,消化道黏膜侵蚀溃烂,然后就是死亡。

这是一种极其痛苦,且缓慢的死亡方式。甘肃马拉松时间中的遇难者,基本上就是经历了上述这个过程。赛事组织者对失温严重性的忽视是这场的悲剧重要诱因,这个事故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就算是普通人,轻度的失温也会导致一些致命疾病的发病风险。所以说保暖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过于逞强,该穿的秋裤一定要记得乖乖穿上。

希望生者能从中汲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马拉松失温致命,冬泳为啥不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