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康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TUhjnbcbe - 2024/10/11 16:50:00

高血压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其在我国的知晓率、治疗率等都在逐步上升,而心力衰竭也在慢慢进入大众视野,受到人们的重视。那这两个看似无关的疾病,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其实不单单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最终归宿,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我们熟知的冠心病、先心病、肺心病等最终都会发展为心力衰竭。正常情况下,心脏就像“水泵”一样,将新鲜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保证全身器官的“营养”。当心脏因为各种因素出现排血量下降,无法满足全身器官的需求血量时,就称之为“心衰”,也称为“泵衰竭”。

高血压

如何发展为心力衰竭

血压,指的是血管中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在大中动脉中尤其明显。当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时,血管压力就长期较高,心脏就要想办法提高“泵功能”,来抵抗血管传来的阻力,于是心肌就开始增大。早期的心脏以肥厚为主,体积增大不明显。随着病程进展,体积也逐渐扩大。另外,强大的压力会损害血管壁,使其硬化等,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就增加了心肌梗死的风险,最终导致“泵衰”。

高血压发展到

心力衰竭有何特点

人体通过肺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新鲜空气随着血液回到心脏,最终由心脏泵到全身组织。长期高血压发展为心力衰竭的过程中,由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逐渐下降,肺部血液慢慢会无法回流,瘀滞在肺泡,发展为肺淤血,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主观上会有劳力后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夜间憋醒,高枕休息后改善等,同时因为缺血缺氧,会有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发展为全心衰时,双下肢水肿、纳差、恶心、甚至腹水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

高血压引起的心衰

一旦发现高血压就要正规治疗、规律服药,控制好血压水平,并长期随访,减少发生心力衰竭的机会。如果发现高血压时,心功能已经出现异常,可遵医嘱服用血管紧张素拮抗剂,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进行治疗,一定程度上会延缓或逆转病程的进展。

(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高血压与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