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茶碱类药物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过去与 [复制链接]

1#

茶碱为甲基*嘌呤衍生物,具有增强心脏收缩、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利尿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茶碱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支气管炎等疾病。过去认为,茶碱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在AHF临床指南中已不把茶碱作为治疗推荐用药。

本文从茶碱药理作用药、代学以及药效学,阐述其在AHF中的问题及目前应用情况,深刻认识茶碱在AHF治疗中的过去与现在。

1茶碱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1对心脏的影响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医学药学和化学协会提出茶碱具有心肌兴奋作用,其通过抑制腺苷及磷酸二酯酶,使cAMP破坏减少、生成增加或使cAMP/cGMP比值增加,当心肌内cAMP增加时,激活蛋白激酶,使构成钙通道的膜蛋白磷酸化,钙通道激活,钙离子内流,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发挥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进而能增加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力、外周阻力,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心衰。另外,茶碱可能改善心肌缺血,但不改变心肌耗氧量。甚至有研究认为,茶碱能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降低右心房压力。

1.2对呼吸的影响

目前最广为人知对呼吸的影响:①抑制呼吸道平滑肌内磷酸二酯酶,抑制肌纤维的收缩活动;②抑制腺苷受体,改善气道痉挛;③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气道平滑肌β受体兴奋产生松弛作用,同时增加膈肌收缩,改善呼吸功能;④抑制嘌呤受体,对抗腺嘌呤等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⑤免疫调节及抗炎:抑制呼吸道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减少由其引起的气道平滑肌收缩;⑥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呼吸深度,但不增加呼吸频率。在AHF中应用茶碱能改善患者呼吸。

1.3对肾脏的影响

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也部分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共同起到利尿作用,改善心衰。

2茶碱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

2.1药代学特点

茶碱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几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60%,而新生儿、老年人、肝硬化者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成人半衰期平均5~6h,经肝脏代谢,10%以原形经尿液排出,茶碱生物利用度及在体内消除个体差异大,药代动力学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研究还显示,心衰患者茶碱清除率下降50%,显著增加患者茶碱血浆浓度,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2.2药效学特点

茶碱治疗窗较窄,茶碱有效血药浓度为8~20mg/L,早在年Mitenko等就指出茶碱血浆浓度5~20mg/kg为安全剂量。①当血药浓度超过20ug/mL,即可出现恶心呕吐、不安、电解质紊乱、心动过速、心律失常;②血药浓度超过40μg/mL,可发生谵妄惊厥、癫痫、昏迷、呼吸心跳骤停。

3茶碱在AHF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茶碱对心衰的积极作用存在怀疑,Dibianco等研究10例难治性心衰男性患者(NYHAⅣ级),应用茶碱及硝普钠治疗中,60~90min后虽然茶碱达到治疗浓度,但心搏出量(CO)、心脏指数(CI)、肺动脉楔压(PCWP)、心率、平均动脉压无变化,并认为在难治性心衰中应用茶碱无益处。而另一些研究发现,茶碱可能加重心衰。Hopkins等报道了1例57岁COPD患者应用茶碱出现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癫痫、窦性心动过速、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病例。在充血性心衰中,茶碱不增加患者交感神经活性,不改变肺活量、用力呼气量,增加血浆二氧化碳分压、血浆肾素水平,可能加重心衰。加之茶碱治疗窗窄,疗效相对较低,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不良反应等因素因,此,茶碱在过去的20年来在欧美国家已基本不用于心衰治疗,1995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及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提出的心衰管理指南中,未提到心衰应用茶碱。在2008年之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及南非心力衰竭协会(HeFSSA)急慢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并无推荐应用茶碱。近年,不论是2014英国NICE成人AHF指南、2016年ESC成人AHF指南及2017ACC/AHA/HFSA心衰管理指南中均摒弃茶碱应用于心衰治疗。我国2010年AHF诊断治疗指南中未推荐应用茶碱。第三版《内科学》中将茶碱作为AHF的辅助治疗,第七版《内科学》中AHF治疗已不推荐应用茶碱。

4目前茶碱在AHF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有学者认为,虽然茶碱不常规用于心衰治疗,但不可否认应用茶碱会对心衰有一定的作用,不应完全摒弃。①茶碱可用于AHF合并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型肺气肿。我国2010年AHF诊断和治疗指南中,仅将茶碱用于支气管痉挛的解痉剂(Ⅱa类),且不宜用于冠心病所致AHF患者,不可用于伴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患者。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AHF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静脉滴注0.2~0.4mg/(kg·h)茶碱应用于AHF合并心动过缓。②应用茶碱也可快速鉴别肺源性及心源性哮喘。

总之,目前茶碱虽已不常规用于治疗AHF,但在AHF合并哮喘、COPD、支气管痉挛时,适当应用茶碱是合理的,并且在急诊诊疗中,对于一时难以鉴别的心源性及肺源性哮喘,应用茶碱是有益的。当然,在临床应用中,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作用。

内容来自中国急救医学年1月第38卷第1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