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发生率最高的先天畸形,其中20%至30%患儿属于严重的类型,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生后1年内可能因严重缺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而死亡。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重要途径。
宝宝们为什么会得先心病?
胎儿心脏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精密的过程,任何干扰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发育畸形的产生。但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因素
/p>
1)环境因素
/p>
①物理化学物质: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到物理化学等致畸物,如x射线、同位素等放射性物质。
②病*感染: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8周,碰到病*感染,胎儿易发生基因改变而导致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流感病*、流行性腮腺炎病*、柯萨奇病*、疱疹病*等是较常见的致畸病*。
③药物影响:怀孕期间不慎服用非医生推荐的可能导致胎儿致畸的药物如某些抗菌素或抗病*药物、含不明成分的中药等。
④周围污染环境影响:家庭或工作单位装修污染或生活环境周边化工污染等。
2)遗传及自身因素:
①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②家族遗传史:先心病不完全因为遗传导致,但上一辈人(直系来属)中有先心病者,后代发生先心病的概率要大于正常人群。
③孕妇自身疾病:如患有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而在孕期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更易导致胎儿畸变。
④不良嗜好: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孕妇嗜好喝酒或夫妻“酒后同房受孕",均可能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从而发生心脏血管异常。
如何发现宝宝患有先心病?
病情较轻的先心病患儿多无明显症状,可以通过查体或心脏彩超发现;病情重的患儿,在出生后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吃奶停顿、多汗、活动后气促、乏力、青紫、水肿、生长发育迟缓、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很容易感冒、吃奶的时候吸吮无力、喂奶困难,出现口唇、指甲青紫、且哭闹或活动后青紫加重,请医院就诊,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包括心脏彩超、心电图等,以便专科医生对先心病的类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诊断。
先心病宝宝会出现什么情况,怎么治疗?
先心病类型不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简单先心病宝宝出生后无明显临床症状,反应、喂养良好,可由产科医生常规处理,复查心脏超声后,医院复诊。
复杂先心病宝宝出生后可能有青紫、呼吸困难、甚至需要呼吸机支持,需尽快转运至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机构,进一步确诊,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部分特殊的复杂先心病需要急诊做心脏手术。
怀得上保得住生的好
不出“家门口”与孕育大咖专家面对面问诊
孕育的道路上陪您一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