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医大附一院门诊部科普专栏丨心力衰竭患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科学大讲堂 http://m.39.net/pf/a_5877525.html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主要的死因,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年冬春季节由于过节等因素饮食中钠盐、水份未能控制以及血压攀升等原因,也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高发季节,而且目前又正处于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期间,心衰患者做好疾病管理非常重要。

1

根据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是否稳定区分:

a.如果是病情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暨服药情况下无呼吸困难发作或者有但是性质、程度较前无加重,必须坚持按医嘱规律服药。如果药物在疫情期间备货不足,建议可不必亲自来院,嘱托儿女做医院或正规药店按之前医嘱购买一样的药物。心力衰竭是慢性病,需要靠规律的药物维持心功能的稳定状态,维持每天水份出入量的平衡,切忌自行停药尤其是利尿药导致病情加重、急性心衰发作;待医院常规复诊。

b.心衰患者病情不稳定,暨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出现浮肿、体重快速增加等情况,医院就诊,调整诊疗方案,可能需要增加药物或者住院治疗。在就诊期间请注意戴好口罩,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病史询问,如有湖北或与其他疑似、确诊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接触史必须如实告知。如入住病区,则注意尽量减少家属的陪护,原则上一位患者仅需留一位家属陪护,并减少家属的换用人数以避免交叉感染,在陪护期间家属也必须佩戴口罩。

2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不必要的出门,尽量在家休息,适当活动。心衰患者本身体质免疫力比常人差,容易被病*细菌所感染,肺部感染是心衰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因此如果心衰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肺炎的话病情会比一般患者更重,预后更差。

所以心衰患者更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呆在家中是最正确的选择,勤洗手、勤通风,适当在家中做慢走等有氧活动,至于活动强度则取决于心功能耐受情况,以不引起气促等症状为宜,避免长时间卧床。如果是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可以从床边小坐等轻度体力活动开始逐步增加活动强度。

3

控制钠盐摄入: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减少钠盐也就是我们平时做菜用的盐分的摄入,可减少体内水分的潴留,减轻心脏的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对于心力衰竭已控制平稳的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钠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2-3g(相当食盐5-7g)。

4

体重管理: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在短期内出现体重的迅速上升,往往提示体内存在水份潴留,预示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而且体重改变往往会出现在病人发作气促等症状之前。所以每天在家监测体重对预判病情变化和指导治疗非常重要。

建议每天早上小便后穿一样的衣服在家称重,如果短期内出现体重迅医院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在疫情医院线上咨询医生如何调节药物,根据医生医院就诊。

5

针对危险因素和诱因做早期预防:导致心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可以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等,所以应该坚持服药维持血压、血糖平稳,规律服用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的药物,避免进一步加重心功能不全。由于改善心功能不全的许多药物兼具降压的作用,所以建议即使没有高血压的病人也要在家定期监测血压情况。同时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所以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咽喉疼痛、气促、乏力等症状尤其在医院就诊,如果因条件限制在诊所、卫生服务中心等就诊,必须提前说明自己有心力衰竭的病史,以免因为输液量或用药不合适反而造成心力衰竭的加重。如果出现发热、怕冷、寒战等症状,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合并心律失常,所以如果出现心悸、眼前发黑甚至晕倒等症状必须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

总之,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服药,并注意个人生活行为的改善,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定期复诊。

来源:心血管内科、门诊部

文字:夏雪、胡开宇

编辑:王坚连

审核:周浩、陈肖俊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