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方辨治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心衰,心包积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791365.html

现在心脏超声普及了,不少人都遇到过这个问题,检查报告单上写着“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于是,就有了担心,是不是得了心脏病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认识一下心脏的瓣膜。

心脏的瓣膜就是心脏的各个腔室之间可以开放和关闭的“门”。

我们都知道,正常人的心脏有四个腔室,就算是四个房间吧。有两个心房(左、右)、两个心室(左、右),心房和心室之间就有道“门”——房室瓣,就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是二尖瓣,就是门为两扇;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是三尖瓣,就是门分成了三扇。

心脏还跟大血管连着,心脏和大血管之间也有门——动脉瓣。从左心室通往主动脉的“门”是主动脉瓣,从右心室通往肺动脉的“门”是肺动脉瓣。

瓣膜有什么用?防止血液倒流(反流)。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液循环是循着一个方向的,从心房到心室,心室到动脉,动脉到分支、再到毛细血管,然后由毛细血管汇合回静脉,静脉再回到心脏,就这样循环。循环路上,血流就像大江东去,不能回头(反流)的。要是一会往前流,一会儿倒回去,血液就循环不了了。

在这个过程中,瓣膜就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因为心脏是会收缩、舒张的,因此心腔内的压力也会变化,瓣膜就是防止压力变化时血液倒流的一道阀门,单向阀门,只能前行。比如,心室收缩射血时压力高,如果没有房室瓣这个门,血液就会倒流回心房;同样,心脏射血后舒张时压力减低,但血管里的压力很高,如果没有动脉瓣,血管里的血液就会倒流回心脏,不但血液泵不出去,还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如果瓣膜关闭不全,会引起心力衰竭的。

刻诊:

心悸,胸闷,心胸胀痛,痛引肩背,喉中多痰,

身体水肿甚于下肢,倦怠乏力,身体沉重,

面色晦暗,舌质淡夹紫,舌苔白腻滑,

脉沉弱略涩。

辨为痰瘀水夹气虚证,

治当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温阳利水,

给予

瓜蒌薤白半夏汤、

二陈汤和真武汤合方加味,

全瓜蒌15g,薤白10g,生半夏15g,陈皮15g,

茯苓10g,附子5g,白芍10g,白术6g,

生姜7片,乌梅1枚,红参10g,五灵脂10g,

白酒10ml,炙甘草6g。

6剂,

第1次煎40分钟,第2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

每日1剂,每次服ml左右,每天分早中晚3服。

二诊:

心悸较前减轻,仍倦怠乏力,

以前方变红参为12g,

6剂。

三诊:

水肿消退,倦怠乏力好转,仍咽中痰多,

以前方变全瓜蒌为24g,

6剂。

四诊:

喉中痰多较前减少,胸闷好转,以前方

6剂。

五诊:

水肿未再发作,心胸胀痛基本消除,以前方

6剂。

六诊:

诸证较前均有好转,以前方

6剂。

七诊:

诸证较前又有明显好转,以前方治疗余剂,

诸证悉除,经复查心包积液消除;为了巩固疗效,

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

每日分早中晚服。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心悸、胸闷、苔腻辨为痰,

再根据倦怠乏力、

脉沉弱辨为气虚,因舌质淡夹紫、脉涩辨为瘀,

以此辨为痰瘀水夹气虚证。

方以

瓜蒌薤白半夏汤行气活血,燥湿化痰;

二陈汤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以真武汤温阳利水消肿,

加红参益气和中,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猜你还想看:

肺怕浊!咳嗽、气喘、咯痰怎么办?中医教你化痰浊

淋巴有瘤,咽喉先知!大便不成型,嗓子有痰卡着,千年名方:调和五脏,攻痰散积!

脖子上的各种包块,甲状腺、淋巴结节,结核囊肿,一个方子全搞定

张仲景留下两味药,治人间“索命痰”!一散一降,心头痰湿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