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末期心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显奇效顶端 [复制链接]

1#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目前,全球心衰患者大概万,每年新增约万患者,其中中国心衰患者大约万。

心衰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延缓进展、改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治疗方案包括诱因治疗、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的治疗主要就是强心、利尿、扩血管及金三角(ACEI/ARB、倍阻剂和螺内酯)等药物治疗。

终末期心衰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10年的药物治疗没有特别突出的进展,且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出现使部分难治性心衰患者看到了希望。

近日,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因心衰再次加重到门诊找我看病。这位“老”患者是终末期心衰,连续2年定期找我看病。根据病情,我很快安排她入院治疗。

入院后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胸片发现心影较之前明显增大,心脏彩超结果提示全心扩大,射血分数仅为25%。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QRS波约ms,提示其心房、心室运动不协调。心脏磁共振结果也提示全心增大、瓣膜返流、心功能极差。

住院过程中,患者心衰症状反复发作,胸闷、憋喘、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我们持续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每日尿量仅ml,心率已经达到60次/分左右,收缩压仅维持在95mmHg左右,其他的ACEI类、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螺内酯等心衰药物经过近2年的调整已经没有再调整的空间。

经过科室各个教授的讨论和会诊,鉴于该老年女性患者为终末期难治性心衰,药物治疗效果差,EF值仅25%,全心扩大,此次心电图新发现的宽QRS波提示心室运动不协调,具备行CRT治疗的指征,建议尽快行CRT植入术。患者及家属非常信任和配合我们,同意手术。

我们先后使用了新的强的治疗心衰的静脉药物左西孟旦和新活素,患者心衰症状得到暂时缓解。我们尽快安排了CRT植入术,手术过程很顺利,2个半小时后成功为她植入三腔起搏器即

CRT。

术后我们相应地调整了药物治疗方案,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能够安稳地睡觉了。一周后,患者复查心脏彩超发现心脏轻度减小,瓣膜返流减少,心脏射血分数恢复到30%。我们给予适当的药物调整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对于我们的治疗非常满意。

我们相信,该患者在CRT的辅助下,经过积极的抗心衰药物的调整,心脏功能会有很大改善。

CRT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由于心脏扩大心力衰竭,造成室壁运动不同步,再同步化治疗可以帮助心室运动同步化,延缓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这对于一部分终末期心衰病人是一个曙光。

(李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